快捷导航
总决赛现场。摄影章轲 中国低碳网专稿 33所高校、近400名中国高校学生今天(7月5日)以交出各自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的形式,纪念7月“毕业季”。 5日下午,“新奥杯”第二届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竞赛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该竞赛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指导,由北京大学清洁发展机制研究会和新奥集团共同主办。 据介绍,该竞赛着眼于清洁能源的生产与利用、碳减排技术、低碳循环经济、能源管理、生态社区等各种热点领域的创新低碳解决方案,旨在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共同关注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为各地青年提供交流和分享平台,并通过竞赛搭建青年与企业、政府、NGO等各方的协作渠道,在竞赛中展示中国青年致力于低碳、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实力与动力。 主办方介绍,该竞赛自今年5月11日启动以来,受到了全国各高校学子的关注,经过紧张的两轮作品评审,最终共有来自33所高校的105支团队,共计396位学生报名,90个有效作品进入初赛评审,43个优秀方案进入复赛评审,20个团队作品最终进入全国总决赛。 记者注意到,本次竞赛关注三个领域:低碳。强调使用低碳排放技术的清洁生产技术,在产品设计、系统设计、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中寻求节能与减排的途径;能源。强调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的转变,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利用,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服从于低碳能源规划;集成。强调能源系统低碳集成技术,推动低碳生态产业链的集成与合作,推动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世秋教授在此间表示,目前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危机愈演愈烈,必须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路子,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或低碳管理创新,整合各方力量,以带动系统的整体变革,共同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问题。 据了解,参与决赛的团队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 记者在决赛现场注意到,上述高校团队提出的诸多低碳能源集成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高校团队“低碳践行者”推出的人力驱动健身热水器,以健身者蹬踏动感单车产生的机械能作为空气源热泵系统压缩机的动力来源,利用齿轮和链传动作为动力源与热泵循环的传动变速机构,基于热泵循环原理,吸收环境热量来加热洗浴用水。 实验显示,使用该设备一个人健身一小时所加热的水量,可满足其一次洗浴的要求。该方案既有效提升了人们健身的积极性,又可实现电能的零消耗,节能降耗效果显着,社会经济效益巨大。 据介绍,目前我国约有规模以上的健身房6400家且健身产业发展迅猛,如果现有市场上的30%健身房使用上述健身热水器,每年将节省约71.03兆千瓦时电能,可减少消耗2.18万吨标准煤,减少6.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植树60万棵。 高校团队“微藻队”提出的“污水深度脱氮除磷与微藻生物能源生产耦合工艺”,在利用微藻净化污水的同时,生产生物柴油。该工艺以生活污水二级出水为基质培养藻细胞,不需消耗淡水资源和无机营养盐,可极大节约成本。 高校团队“绿环创新团队”推出的净化器,抓住公众普遍关注的PM2.5热点问题,基于热泳效应和负离子技术净化室内空气,该装置除净化室内空气外,还可以为手机等电子产品充电。
|